1955年,新中国粮票正式发行,从此,中国开始进入各种各样的“票证时代”。粮票以其特殊身份登上了中国经济的历史舞台,并逐渐成为百姓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现如今粮票以自己独特的历史地位与文化内涵,和一定的观赏价值进入了收藏领域,备受追捧。
粮票承载着一代人的记忆,作为计划经济时代的特殊产物。粮票的历史,折射的也正是计划经济的历史。《绝版粮票大全》中对极为难得一见的文革票1975年吉林省地方粮票、关门票1980年河北省地方粮票、错版票1986年辽宁省地方粮票、特殊地市票进行了一次性的收录,这些珍稀的绝版文物票证引起收藏热潮。
其中诞生在文革期间的1975年吉林省地方粮票,从发行到使用到销毁都经历了严格的控制,因其独特的社会政治背景备受收藏市场看好。而像1980年河北省地方的关门粮票更是印证着“两头粮票,价值更高”的说法。
粮票作为一种实际的有价证券,在中国使用达40余年。在当时,粮票被称作“第二货币”,由此可见粮票的重要性。粮票是年轻人需要了解的珍贵历史题材,它具有史料和文物价值,它真实地记录了我国的那段历史,是一种实物档案资料。此外,从过去对各种票据的使用渴求,到如今的收藏,也折射出我们祖国60年来的巨变。
据专家分析,粮票在收藏界的重要地位,主要体现在其为中国特定时期的经济体制做出了重要贡献,包括了当时条件之下的衣食住行方方面面,是中国票证时代的重要交易凭证,小小的粮票之间,包含着当时社会人民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内涵,方寸之间体现着历史文化,是不可多得的珍贵藏品。
从粮票发行至今,已经历了四十多年的变迁,纵使市面上有保留下来的,但票面也大多不再完好。单张的搜集如果说是很难得的事情,那么整版整包的规格更是价值非凡。而本次引发了收藏热潮的《绝版粮票大全》不仅做到了收录珍稀绝版粮票,更以39800元的低价献世,必将再次掀起粮票收藏的热潮。(中国城市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