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钱币、电话卡作为国家有价证券,由权威部门发行,存世量庞大,民间交易频繁。从上世纪80年代起,我国逐渐形成了北京马甸福丽特钱币邮票市场、上海卢工钱币邮票市场等全国知名的大型邮币卡交易市场。
随着“互联网+”战略的推进,邮币卡交易逐渐由线下转为线上,形成了一种新型交易模式,即邮币卡电子交易,业界俗称邮币卡电子盘。然而,邮币卡电子盘这一中国独创的新型交易模式目前尚处于探索期,存在风控效果不明显、行业准入标准不明晰等问题。
11月15日, 由人民日报社主办的中国首届邮币卡电子盘创新发展与社会责任峰会在北京召开。本次峰会主题为“互联网+邮币卡文化”,就邮币卡电子盘产业如何管控风险、加强行业自律等主题进行了研讨。
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白立忱,中国记协副主席、人民日报社原副社长何崇元,国务院参事、著名经济学家任玉岭,中国光大银行总行副行长邱火发,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杂志社总编辑全世杰,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主任周茂非等出席峰会。
6000亿元市场规模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邮币卡市场经历了两轮发展高峰。
第一轮是在1997年,国内发行了几类邮币卡,价格在短期内飙升了几十甚至上百倍,飙升后一张邮票的价格达几十元至上百元,差不多相当于当时一个工人的月收入;
第二轮高峰出现在2013年。邮币卡电子盘上线后,邮票交易消除了时间和空间限制,使全国各地上千万名投资者可以同时在线连续交易,邮币卡像股票一样打破传统投资门槛,投资变得更容易。只要投资者选择平台和号段,用身份证、银行卡、手机号码就能直接开户进行银商绑定,下载平台客户端后就可以进行交易。
近两年来,邮币卡电子盘行情多次创出新高,频繁抢占财经新闻头条。
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约有邮币卡线下交易市场62个,实体市场经营面积约11.48万平方米;约有网络市场21家,经营者数量近3000户,从业人员万余人。
目前,我国邮币卡市场总体规模已达到5000亿至6000亿元,年交易额约200亿至250亿元,规模仅次于证券市场。
然而,目前上线的还只是少数品种,更多没有上线的现货品种价格仍然徘徊在底部,即便在同类上线品种上涨的带动下涨了几成,仍低于其应有的收藏价值。业内人士认为,邮币卡电子盘的出现,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一问题,电子盘可以拓宽投资渠道,促进百姓参与文化收藏。
文化小股市
在峰会上,与会专家普遍认为,作为资本市场的一种,邮币卡市场在我国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
首先,邮币卡市场是我国极具特色的大众资本市场,拥有几百亿市值、几十万投资者、每天几千万元甚至几十亿元的交易金额。其次,邮币卡现货市场可以引出众多无形市场,如以钱币交易和资讯为主的中国集币在线网,以邮票交易为主的中国投资资讯网、清风邮票互动网等,这些网站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产业发展。
邮币卡电子化交易模式的创新,便是将邮币卡市场与互联网相结合,在现有现货市场基础上,打造出更为广阔的组合市场。这不仅提供了大量工作岗位,进一步拉近了行业关系,也扩大了互联网领域的外围需求。
在“互联网+”浪潮席卷文化传媒产业与金融资本市场,邮币卡收藏品市场由实物交易进入电子盘实物挂牌交易领域的今天,很多人习惯将邮币卡电子盘与股市比较,称其为“文化小股市”。
“互联网+”效应
从最早的集邮,到之后的邮币交易市场,再到如今的邮币卡电子盘,反映出民众文化消费的多层次、多样化需求。事实上,如果算上线上市场,邮币卡交易规模远远不止6000亿元。
与会专家指出,由于“互联网+”的放大效应,其线上市场规模远大于线下市场,价格会形成互动,最终形成线上市场占主导、对价格起引导作用的格局。而市场一旦被激活,诱人的市场机会又难免造成鱼龙混杂的情况。也有不少人担心,文化商品的收藏、买卖本身非常专业,真假难分、优次难辨,如果线上交易规则设计不当,在“互联网+”规模效应的带动下,反而容易将线下的垄断、炒作进一步放大,成为不良邮商渔利的空间,文化储备、集邮知识不足的散户便会蒙受严重损失。
不过,有专家表示,邮币卡市场门槛其实很高,需要对投资品种有一定的了解,哪怕是知名的邮币卡业内行家,也往往只是对一类或几类品种较为熟悉。
邮币卡电子盘在解决了实体交易品相、真假、运输制约性的同时,又带来了一些新风险。“交易所、线上平台必须要用公平、公正、透明的制度规范,以发现、杜绝一些人为风险。”专家提醒,对邮币卡投资者来说,不仅要留意线下市场,更要时刻关注线上市场。
而且,由于电子盘的火热,很多不为人知的藏品一夜之间家喻户晓,成为各路资金追逐的对象,实现了较高的回报率,可以说,电子盘是本次行情最大的推动者。(来源:《民生周刊》 记者:陈文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