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联将进一步落实监管机构要求,规范银行卡受理市场环境,且力度持续加强。
监管机构相关人士强调,收单机构要加强收单外包服务机构管理,增强收单机构对商户真实性的管理。从今年8月起,银联已着手开始“重拳”规范市场。这系列行动,是基于监管层新政的发布,银联表示,这是以适应收单外包管理的监管措施具体落实。
在今年1月,《银联卡受理市场违规约束实施细则》(简称“新5号文”)正式实施。6月,央行又祭出《关于加强银行卡收单业务外包管理的通知》(简称“199号文”),掀起一轮“二清机构”(未取得收单资质的机构)及MCC码(不同种类商户对应不同费率)套用等违规做法的整治之风。
收单多层外包风险点
根据央行199号文的规定,收单机构不得将特约商户资质审核、受理协议签订、收单业务交易处理、受理终端主秘钥生成和管理等工作交由外包服务机构来做。通常而言,收单外包机构的工作,主要是装机、巡检等非核心服务。
而实际上,收单机构为了开拓市场,给自己的收单代理机构开放系统接口,提供交易通道。这等于让非持牌机构直接参与了交易过程,一方面对商户资金的清结算带来风险,另一方面,也为持卡人的信息乃至资金安全埋下隐患。
银联资深业务专家表示,去年至今年年初,银联更多关注到非持牌代理机构的资金清结算问题。比如,非持牌机构在业务拓展过程中,签约不合格商户,甚至形成自己的资金池进行投资等,导致商户的资金无法及时到位。
而在今年的巡查中,银联更加关注到收单机构给代理机构开放系统接口,导致持卡人信息泄露的风险加剧。
据业内人士观察,市场上目前有3000-4000家非持牌支付代理机构,其中不少与持牌支付机构对接了系统,直接参与POS终端的密钥灌装和资金清结算交易,并私自发展下线代理商。
“随着通道的建立,后面一系列风险都不好控制,好比是你把自己家的钥匙给了别人”,银联资深业务专家比喻称。
对于持牌支付机构而言,其只能获知一级代理机构报送的数据,而对于一级代理机构又发展了多少下家,不得而知,更不要论银联掌握的信息。据资深业内人士透露,市场上代理垂直链条可以长达5家机构,持牌支付机构难以掌握线下商户的真实信息,更无从进行有效风控。
央行、银联整治加强
据银联相关业务负责人介绍,目前银联查处外包机构违规操作的手段,主要依托线下现场检查。
上述业务专家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在现场检查中,银联工作人员在同一个POS终端上刷卡,结果发现,一笔消费出现在了银行的交易系统,另一笔则出现在了支付公司的系统。如果POS机里面灌装的是同一个密钥,不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这也就说明,该代理收单机构私自“接客”,系统对接了多家机构。这样的案例,今年银联已经发现多起。
实际上,对于银联来说,要确认一家机构违规,操作起来并不简单,需要现场检查其网络配置、IP地址连接,对各个系统接口进行核实等。今年银联推出的微信晒单平台为其提供了不少线索。银联持卡人如果发现刷卡小票或对账单与商户实际经营情况不符,可以通过在平台晒单,进行举报,同时获得一定的奖励。
监管层的整治思路,在于加强对持牌收单机构的监管
根据199号文,收单机构应通过协议禁止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外包服务机构转让或转包机构。新5号文则规定收单机构不得将违规的损失转嫁至外包服务商等。
由于监管层无法直接掌握外包服务机构的情况,通过持牌机构监管进行约束,则是必然选择。“关键在于,处罚的力度是不是真的大到比我外包的收益还要大”,该人士坦言。(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